汉语言文学
2019-10-25 来源:未知
人才需求:可在科研机关、高等院校从事研究、教学工作、有的可从事对外汉语教学,可适宜在党政机关,包括报刊宣传、新闻出版、影视文化、互联网、对外交流其他企事业部门从事语言文字工作的专门人才。可从事汉语言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,或者到新闻文艺出版部门、高校、科研机构和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文学评论,以及文化、宣传方面的实际工作。
培训目标:汉语言文学专业主要培养掌握汉语和中国文学方面的基本知识,受到有关理论、发展历史、研究现状等方面的系统教育和业务能力的基本训练
核心课程:商务英语视听说、国际贸易实务、商务函电、商务英语翻译、国际市场营销、综合英语、商务英语会话。
就业方向:适合于党政机关、新闻文艺出版部门、高校、科研机构和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工作。
汉语言文学专业(专升本)教学计划安排表(暂行) | ||||||||||||
课程 模块 | 课程性质 | 序号 | 课程名称 | 类别 | 学分 | 自学时数 | 课件时数 | 辅导时数 | 学期分配 | |||
一学期 | 二学期 | 三学期 | 四学期 | |||||||||
学科基础课程 | 公共必修 | 1 |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| 公 | 4 | 120 | 10 | 10 | 4 | |||
2 | 计算机应用基础 | 公 | 5 | 160 | 40 | 10 | 5 | |||||
3 | 大学英语(1) | 公 | 4 | 140 | 35 | 10 | 4 | |||||
4 | 网络教育应用基础 | 公 | 2 | 40 | 10 | 4 | 2 | |||||
5 | 教育学 | 公 | 5 | 120 | 6.5 | 10 | 5 | |||||
6 | 大学英语(2) | 公 | 4 | 140 | 35 | 10 | 4 | |||||
7 | 心理学 | 公 | 4 | 120 | 30 | 10 | 4 | |||||
限定选修 | 8 | 小学分通识课程包(1) | 选 | 1 | 20 | 8 | 2 | 1 | ||||
9 | 小学分通识课程包(2) | 选 | 1 | 20 | 8 | 2 | 1 | |||||
统考课程 | 10 | 大学英语(B) | 0 | 0 | ||||||||
11 | 计算机应用基础 | 0 | 0 | |||||||||
专业核心课程 | 专业必修 | 12 | 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 | 必 | 5 | 160 | 28 | 10 | 4 | |||
13 | 语言学概论 | 必 | 5 | 120 | 30 | 10 | 4 | |||||
14 | 中国文学史专题(一) | 必 | 5 | 240 | 60 | 20 | 5 | |||||
15 | 应用写作 | 必 | 5 | 120 | 9 | 10 | 5 | |||||
16 | 比较视野下的外国文学 | 必 | 5 | 160 | 40 | 10 | 5 | |||||
17 | 中国现当代散文研究 | 必 | 5 | 120 | 30 | 10 | 5 | |||||
18 | 比较文化学 | 必 | 5 | 120 | 15 | 10 | 5 | |||||
19 | 文学创作论 | 必 | 5 | 160 | 40 | 10 | 5 | |||||
20 | 中国文学史专题(二) | 必 | 5 | 240 | 60 | 20 | 5 | |||||
21 | 中国古代小说研究 | 必 | 5 | 120 | 30 | 10 | 5 | |||||
专业 综合 实践 | 专业 必修 | 22 | 毕业论文(设计) | 必 | 3 | 3 | ||||||
合计 | 83 | |||||||||||
注:1、公共必修课30学分,选修课2学分,专业必修课48学分,毕业论文(设计)3学分。 | ||||||||||||
2、教学计划以每学期的开课计划执行表为准。 |